2021-01-19 14:14:22 責任編輯: 微米生物 0
廚余垃圾治理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中廚余垃圾所占比例高達50%左右,對其進行單獨收集處理是生活垃圾減量化的關鍵。因此,“推進廚余垃圾處理”也成為住房城鄉建設系統今年生活垃圾綜合治理7項重點任務之一。那么,隨之而來的收運、處理以及資源化利用,該如何有序實施呢?記者近日采訪了多位業內專家及地方環衛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他們是如何看待廚余垃圾處理的呢?
廚余垃圾主要來源是居民家庭中加工食品殘余物和餐后廢棄的剩飯、剩菜、廢棄食用油脂。目前,我國的廚余垃圾大多還是與生活垃圾混合在一起處理的。有些在轉運站會有分揀,分出的廚余垃圾,或堆肥、或焚燒、或填埋。有些城市,如杭州、廣州、深圳已開始嘗試源頭分類、單獨處理,如杭州天子嶺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做到了單獨收集和單獨處理。但這種處理方式還只是嘗試階段,技術路線還不是很成熟,需要從標準、規范上進一步完善。
鑒于物流途徑的不同,從源頭上將廚余垃圾與日常生活垃圾分開而單獨收運,其成本還是較高的。有人提出使用家庭粉碎處理機,將廚余垃圾破碎后通過市政排水系統處理。從污水處理的角度看,這會加重排水管網設施的管護成本,促使進廠污水水質變化,畢竟廚余垃圾有機質含量高,這些氨氮濃度高的大量進水,勢必增加了污水廠的運行負荷,不同程度地會影響處理效果。當然,這種顧慮也許只是暫時的,隨著我國排水管網的設施建設更新改造以及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用水成本),在大城市的高端住宅社區推行廚余垃圾家庭粉碎處理,也未嘗不可。現階段,可以考慮與餐廚垃圾協同處理,比如依托已建成的餐廚垃圾處理設施一并處理,但是需要配置預處理設施,先將混合收運來的廚余垃圾盡可能純凈地分選出來,然后進入后端的處理系統,一并處置。
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總工程師
借鑒國外模式 為資源化利用找出路
目前,我國大部分城市不具備大面積推行廚余垃圾單獨收集的條件。從已經開始試點的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的實踐看,廚余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成本較高,個別試點社區達到2000~4000元/噸(包括收集、運輸、處理),這樣的成本已經背離了節能減排和綠色環保的初衷。
廚余垃圾通過厭氧處理,沼渣、沼液本來都可以作為肥料進行資源化利用,而現在由于沼渣沒有去處,只能焚燒;沼液也因沒有去處,還要作為廢水處理,這樣,廚余垃圾資源化的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現階段,肥料化利用需要統籌規劃,才能有效地推進可生物降解有機垃圾的資源化利用。可生物降解有機垃圾有城市污水處理廠污泥,飯店餐飲單位產生的餐廚垃圾,糞便等。隨著垃圾分類管理的深入和推進,來自于居民家庭的廚余垃圾,過期食品類垃圾,園林綠化垃圾等,這些可生物降解有機物能否就地資源化利用?資源化利用也有容量問題。此外,就是可生物降解的有機物資源化利用,也有個順序——便于利用且有市場出路的優先利用。
從現有的實踐看,村鎮地區可以學習德國模式,具有更強的操作性。即村鎮生活垃圾推行廚余類有機垃圾分類收集。首先,大多數村鎮人口密度小,流動性小,大家作息時間基本相同,彼此熟悉,溝通和交流多,只要政府組織引導得當,完全可以搞好分類收集。此外,村鎮附近有足夠的農田、林地等能夠接受并需要有機垃圾肥料。城市地區,應充分借鑒發達國家廚余垃圾管理的經驗,兼收并蓄,取得最佳效果。比如日本,日本城市地區人口密集,土地資源有限,沒有能力接納肥料化應用。所以,他們就將廚余垃圾列為可燃垃圾進行焚燒處理。出于衛生考量,盡管是單獨收集,但要求居民在廚房中盡可能把水瀝干,并作為可燃垃圾和其他垃圾協同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