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13 19:47:48 責任編輯: 微米生物 0
聽說,北京垃圾分類月考,廚余垃圾分出量翻倍增加,成為《北京市垃圾分類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的一大亮點。
餐廚垃圾規模上升,其他垃圾規模下降,這也直接證明垃圾分類的有效性,告別混投,為更大規模的有機垃圾處置提供了沃土和原材料。對于發展循環經濟的我國來說,垃圾分類確實助推了這一進程的加速。
通常意義上來說,有機垃圾也就基本等于易腐垃圾、濕垃圾這樣的稱謂。食材廢料、剩菜剩飯、過期食品、花卉綠植、中藥藥渣、瓜皮果核等都被列入其中,并且在生活垃圾中占比普遍在50%以上。
維爾利高管就曾公開表示,我國實行垃圾分類,對濕垃圾的市場需求巨大。未來,維爾利還將抓住各項政策落地的機遇,不斷拓展相關市場。無獨有偶的是,深高速在2020年初直接宣布以8億多的代價控股藍德環保,直接將矛頭對準了有機垃圾處置市場。
那么,有機垃圾處理,真的面臨著一個嶄新的未來嗎?
體量大,再生價值高,這兩點很大程度壓實了有機垃圾處置市場的上揚基調。或者還要加上“地溝油”非法交易造成的社會影響和健康隱患,以及不斷突破瓶頸的有機垃圾處置技術和設備,這2個重量級因由。
簡單的,可以直接粉碎堆肥,復雜點可以制成有機肥,再復雜點,可以發酵成沼氣,或者制成飼料,變身生物柴油,以及成為土壤修復劑,有機垃圾的“七十二變”著實為其再生利用增添了不少籌碼。
而很顯然,“垃圾分類將有機垃圾處置拉進了高光時刻”這樣的說話也是有理有據。光憑垃圾分類初期,一陣“家用餐廚垃圾處理機搶購潮”席卷了多個一二線城市就能初步窺探到,有機垃圾處置“帶貨力”究竟有多猛。
有機構曾估算過,到2020年底,46個垃圾分類試點城市基本建成垃圾分類處理系統。在這樣的前提下,僅僅是濕垃圾處置設施的市場規模就能達到數百億元。
有了垃圾分類,再來看“無廢城市”建設對有機垃圾處理市場的影響就能更有數了。畢竟,在一個6.8萬億市場面前,有機垃圾處理能夠占據一席之地是毋庸置疑的,僅此也足夠帶來更多想象空間。區別只在于,市場“挖角”的程度是1%,還是10%,或者更多。
再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有機垃圾處理這個市場——招投標:
光大國際作為單一來源中標江蘇宜興市廚余垃圾處理PPP項目,餐廚垃圾處理單噸服務費299元/噸、家庭廚余及其他廚余垃圾處理單噸服務費179元/噸,項目總投資約1.15億元。
寧夏寧東基地餐廚垃圾收運處置項目單一來源采購→寧夏中科國通新能源有限公司,采購預算345元/噸。
廣西來賓市餐廚垃圾處理特許經營項目6月5日開標,項目估算總投資6679.69萬元。
偉明環保中標浙江東陽市餐廚垃圾生態處理中心項目,餐飲垃圾及廢棄食用油脂收運補貼費單價130元/噸,餐飲、廚余垃圾及廢棄食用油脂處理補貼費單價139元/噸,總投資約1.48億元。
湖南湘潭市餐廚垃圾資源化利用PPP項目已經發布資格預審公告,項目總投資約為27307.52萬元,合作期暫定20年。
諸如此類,有機垃圾處理市場一片忙碌景象,還是很有說服力的。并且,千萬訂單不少,億元級大單常出沒,日處理規模肉眼可見在漲,其熱度已經隱隱趕超垃圾焚燒發電。
當然,整個有機垃圾處理市場也還是存在部分地區基建不足,餐廚垃圾處理工藝與需求不匹配,市場資源配置體系尚不成熟等問題。但,也只是時間的問題。